2017-11-23 15:26:58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
钢筋混凝土大发展的时期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盛行的时期,纯粹功能主义的思想、经济条件、施工技术等诸多原因造成了这个时期的许多混凝土建筑形式雷同、缺乏细部、施工粗糙,混凝土在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单调乏味、冷漠丑陋、毫无人性化可言的建筑材料。这种负面影响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混凝土墙面逐渐被石材、面砖、涂料、玻璃等覆盖。
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以其富有特色的光影设计、精致简练的细部设计、强烈的几何形式感、深邃的东方哲学含义,结合精致的混凝土施工制作工艺,在建筑界声名鹊起,清水混凝土成了其建筑的标志性材料。在他的作品中,清水混凝土显示出机械加工般的精致、丝绸般的柔美质感,这完全打破了人们印象中混凝土的粗野形象,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混凝土的无穷魅力,建筑界中掀起了一股“安藤热”、“清水混凝土热”。
安藤的设计中融合了东方哲学精神,其设计非常讲究制作的精细,清水混凝土色彩常采用较为柔和的高级灰,墙面分格缝单元尺寸一般为1800mmx900mm,每个分块上故意留下6个锚固两侧模板的拉杆所遗留下的直径约45mm的小圆孔。这些因为施工工艺所自然产生的细部减少了混凝土的单调、冰冷感,极大地改变了混凝土的外观,甚至由于其精细的纹理在光照下显示出丝绸般的质感,混凝土变得更加人性化了。
“光之教堂”即是安藤忠雄早期的代表作品,时隔多年它仍然如早期一样散发着不可言喻的魅力,除了在建筑学专业人士的心目中成了一处经典外,甚至成了一个大众旅游景点。
位于日本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的“光之教堂”
建筑是分两期完成的,一期(1987~1989年)为东侧沿东西向展开部分的一层教堂,礼拜的场所。二期为西侧沿南向展开的分上下两层的周日学校,包含有有教室、厨房、卫生间、阅览室等各种空间。
一二期建筑平面模型
一期教堂平面图(图片来源于GA:TADAO ANDO DETAILS)
一期教堂的剖面以及模数关系,整个空间从入口标高计算刚好包覆3个直径为5900的球体
(图片来源于GA:TADAO ANDO DETAILS)
更为直观的体块模型角度1——方体块与L形片墙的穿插、清晰的逻辑关系、母题的重复,最终形成一二期的完美融合。
体块模型角度2
从南侧道路看建筑
从东侧道路看教堂
从东侧道路入口看教堂
经历了一定时期之后的混凝土自然形成的裂痕
一二期建筑之间的悬挑状观景楼梯
二期建筑L形墙与方块主体围合出的入口空间(从外向内看)
二期建筑L形墙与方块主体围合出的入口空间(从内向外看)
一二期之间的弧形入口门廊,自然地形成一期、二期主入口的雨棚。
混凝土墙体和玻璃墙的直接碰撞
斜墙切入方块中自然形成的入口缓冲空间(一期教堂)
经典场景——光的“十”字(200宽),纯粹、肃寂,完全的宗教空间。
从教堂神父讲台位置向前看,与常见教堂不一样之处在于其台阶式座位,据说表达了安藤“站着的神父与坐着的圣徒一般高”的平等思想。地面和家具均是粗糙的深色木板(也是受制于低预算)。
整个建筑室内外空间一次性整体设计,没有多余的二次设计的装饰。
二期建筑室内讲台位置
狭窄的楼梯强化了建筑空间的张力
从二层看向下看,相比一期教堂,虽然光影同样丰富,但整体更为明亮、更为平实。
二楼屋面的采光带
二楼栏杆细部
在设计“光之教堂”前,安藤已经完成了“风之教堂”、“水之教堂”等多个经典作品。从安藤的作品不难看出他继承了经典现代建筑的精髓,形式、功能、空间的紧密关系,严谨而纯粹的几何逻辑关系,空间中精雕细琢的光影,伴随着精致的施工工艺,形成看似简单却让人回味无穷的精神感受。
偶遇日式节水小马桶
非常小尺度的洗手盆
建筑师设计的胶合板家具——座椅
设计之间都是相通的,绘画和设计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所以我也更为推崇建筑师把其它设计作为业余爱好而不仅仅是绘画。
当然,清水混凝土不仅仅是“安藤式”精细的面孔,粗犷或其它的风格配合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后我们有机会继续向大家介绍更多的、不同风格的清水混凝土浇筑。
各种不同质感肌理的混凝土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认可本文内容,请将其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材U选”网站:WWW.BML365.COM
联系邮箱:SERVICE@365BML.COM
微信服务号:BML365 QQ:1601990015
所有未特殊注明的实景照片及文字版权属“建构物语”所有。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