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首页 > 建构研究 > 外墙表皮 > GRC/砼预制板 > GRC预制板 > 内行看门道:形式背后的逻辑

内行看门道:形式背后的逻辑


2018-10-15 13:56:54


    

建筑真正的进步更多基于观念的改变、功能的进化以及技术的进步,形式的变化反而是随之而来的东西。


外表无疑是最先吸引人的东西,然而,能长久、持续吸引你的却不是外表,更多的是内在的本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学习中心(Learning Hub)即是这样的建筑。大部分人从充斥在各种媒体的图片被其特立独行的外表所震撼。然而,除了炫酷的形式,深入建筑你才会发现更多的本质的东西。

从不同角度观看建筑,与常见的建筑形式完全不同,完全像一个勇敢的、未受程式化禁锢的、天才的学生作品。.jpg从不同角度观看建筑,与常见的建筑形式完全不同,完全像一个勇敢的、未受程式化禁锢的、天才的学生作品。2.jpg从不同角度观看建筑,与常见的建筑形式完全不同,完全像一个勇敢的、未受程式化禁锢的、天才的学生作品。3.jpg从不同角度观看建筑,与常见的建筑形式完全不同,完全像一个勇敢的、未受程式化禁锢的、天才的学生作品。4.jpg

从不同角度观看建筑,与常见的建筑形式完全不同,完全像一个勇敢的、未受程式化禁锢的、天才的学生作品。

建筑由最近声名赫赫的Heatherwick工作室设计。这是一座规模约14000平米供全校师生使用的多功能建筑,于2015年完工投入使用。


建筑真正的进步更多基于观念的改变、功能进化以及技术的进步,形式的变化反而是随之而来的东西。

长长的走廊两侧(单侧)布满方盒子教室,是传统教学楼的模式,教室+走廊、“老师站讲台、学生台下听”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记忆。

常见传统教学楼的布局——教室沿走道一字排开,完全缺乏想象力的空间。.jpg

常见传统教学楼的布局——教室沿走道一字排开,完全缺乏想象力的空间。

自从计算机、互联网问世以来,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利用教育设施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讲课模式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传统大学教室也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

在这种新的数字化背景下,教与学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除此之外,大学还需要促进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以便学生与老师、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为了重新定义大学建筑的功能,并再次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作了大胆的尝试。

学习中心没有主要的入口、没有一扇门,学生可以从建筑四周各个通道进入建筑的中庭,这个中央空间将所有独立的空间单元连接在一起。

首层平面图——无数可以进入建筑的入口,没有主入口,没有大门,完全开放!.jpg

首层平面图——无数可以进入建筑的入口,没有主入口,没有大门,完全开放!

每层的11个自由空间(教室)、3个楼梯间、1个楼电梯间、1个卫生间围绕着中庭自由排开,形成一个迥异于传统走廊的结构。每个自由空间没有明显的方向感,空间形式也较为自由,打破了传统教学楼机械、严肃形式。自由空间外的空间也较常规走道宽敞许多,可以提供除交通需求外的更多可能性。

三层平面图——没有方向感、自由形式的教室.jpg

三层平面图——没有方向感、自由形式的教室

空间围绕着中庭展开.jpg

空间围绕着中庭展开

建筑剖面.jpg

建筑剖面

八层平面图——提供了更多的室外花园.jpg

八层平面图——提供了更多的室外花园

顶层的室外花园.jpg

顶层的室外花园

教室采用自由的豆荚状形式,布置也更为灵活、自由,大家可以围绕桌子一起工作、交流,教师可以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其中。在这里,教师成了学习的推动者、学生的伙伴,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者。 

可自由布置的教室.jpg

可自由布置的教室


新加坡靠近赤道,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长夏无冬,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湿度介於65%到90%之间,每日平均湿度为84%。

为应对这种常年高温高湿的环境,建筑设置了通透(可以通风)的中庭和平面上四面八方的通风口,围绕塔楼教室的空气得到最大化的循环。站在走廊或中庭里,时时有自然风吹过,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平面上尽可能多地留出通风道,甚至连楼梯间、电梯间(采用常开防火门)都成了通风道。.jpg

平面上尽可能多地留出通风道,甚至连楼梯间、电梯间(采用常开防火门)都成了通风道。

四处通风的中庭.jpg四处通风的中庭2.jpg

四处通风的中庭

两个教室单元间的开敞通风道,同样也可以作为休息的场所。.jpg

两个教室单元间的开敞通风道,同样也可以作为休息的场所。

采用透空金属丝网围护的楼(电)梯间保证了自然通风1.jpg采用透空金属丝网围护的楼(电)梯间保证了自然通风2.jpg

采用透空金属丝网围护的楼(电)梯间保证了自然通风

为屏蔽太阳辐射热,(同时为了满足教室中多媒体屏幕的布置)除了开敞部位外,建筑只有高度较小的水平条形高窗,采光更多是通过中庭获得,当然带来的负面效果则是即使白天室内也需要人工照明。

每一个封闭的房间都有静音的制冷设备。这也是新加坡建筑的普遍特征——室外温湿度的外走廊+强劲空调的室内空间。这种使用过程中冷热的频繁交替以及较大的温差对于其他地区的游客来讲不太容易适应。

由于建筑成功地应对了当地特殊的气候状况,学习中心获得了新加坡建筑管理学院颁发的绿色建筑标志金奖,也成为此类建筑的最高环境标准。


过于精致甚至奢华的建筑及环境虽然让人感觉到视觉上的华美,但也容易让人感觉到距离、拘束、紧张甚至矫揉造作;而相对朴实的建筑和环境更容易让人感觉到放松、随意、真实,这也是艺术家们常常喜欢的环境——随性自然。

这种随性自然也可以在其他偏艺术化的建筑师(设计师)如艾未未、王澍、刘家琨的作品中感受到。(参阅过往文章——“忘记建筑”——向艺术家学习!

手工雕塑感的外墙面、浮雕化的内墙、朴实的水泥地面、裸露的顶棚……,这种朴实的、随性自然的环境自然而然形成轻松自由的气氛,也更为适合校园里追求真理的年轻人群。

建筑中水平条纹状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采用十二个经济的可调节硅树脂模具制作,创造出了复杂的三维纹理,宛如手工拉胚的粘土陶器

宛如手工拉胚的陶土.jpg

宛如手工拉胚的陶土

设计师对混凝土预制板的肌理控制.jpg

设计师对混凝土预制板的肌理控制

(图片来源于http://www.heatherwick.com/网站)

生产和吊装过程中的预制混凝土板1.jpg生产和吊装过程中的预制混凝土板2.jpg

生产和吊装过程中的预制混凝土板

(图片来源于http://www.heatherwick.com/网站)

混凝土预制板的质感变化1.jpg混凝土预制板的质感变化2.jpg

混凝土预制板的质感变化——完全手工的质感/艺术化的卫生间标志

(图片来源于http://www.heatherwick.com/网站)

楼梯、电梯间的混凝土核心筒同样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通过特制的模板浇铸出图案化的墙面。这些图案特别委托插画画家Sara Fanelli设计,涉及科学、艺术、文学的各种主题。平时匆忙的时候或许你不会仔细观赏它,但哪天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时或许它们能够提供你灵感。


楼电梯间的预制混凝土1.jpg楼电梯间的预制混凝土2.jpg

楼电梯间的预制混凝土

简单实用、直接露明的消防装置.jpg

简单实用、直接露明的消防装置

随意倾斜的手工感很强的钢筋混凝土柱体(颇有一点高迪的风格).jpg

随意倾斜的手工感很强的钢筋混凝土柱体(颇有一点高迪的风格)

手工感的铜板电梯门.jpg

手工感的铜板电梯门

裸露的天花甚至让人感觉到杂乱,但当你习惯之后或许突然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1.jpg裸露的天花甚至让人感觉到杂乱,但当你习惯之后或许突然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2.jpg

裸露的天花甚至让人感觉到杂乱,但当你习惯之后或许突然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


在基本的理念及功能关系确定后,结合场地情况,采用必要的造型手法,建筑的形式就顺理成章自然生成了。

平面的生成

(图片来源于http://www.heatherwick.com/网站)

“堆叠”——更容易全面理解建筑的概念模型.jpg

堆叠”——更容易全面理解建筑的概念模型

(图片来源于http://www.heatherwick.com/网站)

Heatherwick作为一个创造力极强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伦敦盖伊医院入口外立面改造、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的动感表皮、上海莫干山路天安阳光广场的1000棵树等等都让人震撼,有兴趣的建筑师可以进入http://www.heatherwick.com网站研究学习更多的案例。


本文作者褚智勇,东南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曾著有建筑材料与构造类畅销书《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认可本文内容,请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构物语公众号.jpg

“建材U选”网站:WWW.BML365.COM

联系邮箱:SERVICE@BML365.COM

微信服务号:BML365    QQ:1601990015

所有未注明的建筑实景照片及文字版权属“建构物语”所有



0/250


10条评论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分享到: 微信 QQ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