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4 11:05:08
“太阳——大地的母亲”,正是有了太阳,地球才有了生命。
阳光是太阳上的热核聚变反应“燃烧”发出的光,经过漫长的距离、大气层的过滤后到达地球表面。
正因为有了阳光这个最重要的自然光源,整个世界才能够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光赋予万物以生命”,正因为“光”,建筑的形式、空间、细部得以呈现。
同一地点,随着时间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光”的强度、照射角度、色温等等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有“光”就有“影”,正是由于“光”时时刻刻的变化,原本一成不变的、毫无生机的建筑形式、空间在“光”的照耀下才变得灵动起来,仿佛具有了生命。
“光”不仅是最为重要的生命力量来源,它同样对人们的精神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常用“阳光”来形容一个健康的性格。
“光”对建筑外部形式的影响更多在于视觉效果,“光”对室内空间的影响除了视觉效果外,对空间气氛、使用者的精神影响更加显著。
德国斯图加特新美术馆门厅
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erling)
同一个空间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截然不一样——直射光产生清晰、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空间气氛更为活跃;漫射光产生柔和的光影效果,气氛更为平和。
直射光产生的光影效果让空间更为生动,令人愉悦、振奋。
缺少光的空间让人感觉沉闷、心情灰暗。
太阳直射光能产生清晰、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光影随着时间而变化,带给空间更多的灵动性。
直射光产生的光影效果让空间更为生动,也更适合于门厅、大厅、走道等交通空间。
太阳漫射光能产生柔和的光影效果,这种效果随时间的变化也不如直射光明显,更适宜于需要均匀光线的场所——如展厅、阅览室。
在多云、阴雨天气以及阳光被其它物体遮挡时,室内空间可获得柔和的漫射光。
某些特定的空间,为了避免直射光的影响、保持持久的漫射光效果,一般选择合适的背光朝向,或者通过不同的遮阳系统来达到。
通过选择背光方向开窗获得柔和的漫射光光影效果,更适合展厅。
通过顶部狭条形采光口避免直射光,通过墙面反射获得柔和的、退晕变化的漫反射光。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通过透明及半透明乳白色膜材过滤,避免强烈的直射自然光,形成柔和的室内光线,更适合图书馆内的阅览空间。
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新航站楼
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
通过乳白色膜材过滤,避免强烈的直射自然光,形成柔和的室内光线。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通过格栅获得柔和的漫反射光。
建筑师:SOM事务所
通过透光石板获得柔和的漫反射光,天然石板的纹理同时形成了空间的奢华气氛。
某些特殊的场所,为了达到戏剧化的强烈光影效果,我们常常通过放大明暗度反差来达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小教堂
建筑师:埃罗.沙里宁
通过金属片的反光及周围密闭空间的暗背景达到戏剧性的光影效果。室内灯光开启后戏剧化效果明显减弱。
日本大阪光之教堂
建筑师:安藤忠雄
通过控制墙面洞口比例达到强烈的明暗对比,形成光的十字架。
并不是所有空间都有条件拥有自然光。没有自然光的空间我们只能以人工光来调节室内气氛、达到设计效果。人工光的优点在于强度、色彩、照射部位、效果等可控,更容易达到长久、持续、丰富的效果;劣势在于缺少自然光的灵动、变化以及由此给人带来的健康的心理感受。室内灯光设计也是室内设计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德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建筑师: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
符号化的灯光设计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台湾日月潭涵碧楼酒店
建筑师:Kerry Hill
常见的室内设计光影,更为丰富且富有装饰性。
光影设计同样应该有“度”,过于繁杂的光影同样会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法国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
光圈般的遮阳系统及其形成的光影繁杂无比。
室内空间中自然光一般是通过立面窗(玻璃幕墙)及屋顶天窗(采光顶)获得,对于一些不具备自然采光条件的空间也可通过一些特定的设备(如导光筒)获得。因此,“窗”在建筑中除了对建筑的形式产生较大影响外,对室内空间甚至产生更为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后我们将专门就“窗”的设计进行探讨。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认可本文内容,请将其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材U选”网站:WWW.BML365.COM
联系邮箱:SERVICE@BML365.COM
微信服务号:BML365 QQ:1601990015
所有未注明的建筑实景照片及文字版权属“建构物语”所有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