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15:37:54
贝聿铭的建筑常常具有严谨的几何秩序、精到的比例关系、完美的几何雕塑感。
为打破过于严肃的整体气氛,活跃的雕塑也是建筑师在环境、室内空间设计中经常应用的表现元素。这些雕塑不似古典建筑的“合二为一”的紧密融合,它们和建筑常常是互相独立、分离的关系。由于建筑师的整体控制,雕塑的题材、尺度、位置恰到好处,雕塑和建筑从内涵上形成了紧密的关联,雕塑也成为调节空间严谨气氛的重要元素。
©Sergio Nasi(CC BY-NC-ND 2.0)
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科学楼(绿楼)和雕塑。
DREYFUS化学楼 ©褚智勇
LANDAU化工楼 ©褚智勇
虽然,化工楼北侧的雕塑不是建筑师的刻意选择,但后期学校管理部门选择的鲜红色的抽象雕塑同样和严谨的化工楼形成对比,理性与浪漫相交织。
LANDAU化工楼和雕塑 ©褚智勇
鲜红色的作品成为灰色建筑围合的室外空间的活跃因素。
3栋高耸的塔楼围合出内部的中心广场。置于一角的约3层楼高的抽象雕塑无疑成为空间的重心,提升了空间的品味。
©GOOGLE EARTH
©褚智勇
毕加索雕塑——“希薇特半身像”(Bust of Sylvette,1968)
现代建筑里加入尺度适当( 3 层楼高)的雕塑作品,形成雕塑、建筑、环境、室外空间的整体融合。
©Kate Antoniades(CC BY-NC-ND 2.0)
©takomabibelot(CC BY 2.0)
Penny Kaplan的雕塑——“倒下的金字塔”(1977年)
除了图书馆建筑,建筑师还着意营造了建筑外部的公共空间,Henry Moore的抽象雕塑同样成为空间中吸引眼球的元素。
新加坡华侨银行大厦 ©褚智勇
无疑,国家美术馆东馆的项目彻底奠定了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严谨的几何关系、完美的雕塑感体量成就了这个经典的“人造艺术品”。在此,Henry Moore、Alexandra Calder两位大师的抽象雕塑更是“画龙点睛”,与建筑相得益彰。
国家美术馆东馆西面外观 ©褚智勇
西侧门廊上的雕塑 ©褚智勇
©褚智勇
中庭上方Alexander Calder的动态雕塑让空间更为灵动。
高达314米的德克萨斯州最高的建筑,在贝聿铭的作品中属于较为平淡的类型。
雕塑和建筑 CC0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Bloomington校区Sidney和Lois Eskenazi艺术博物馆(1982 )
Eskenazi艺术博物馆在建筑师的作品中属于相对平淡的。同样,雕塑并非是建筑师的选择,但鲜红色的抽象雕塑还是给较为沉闷的建筑带来一些冲击。
美国达拉斯Morton H. Myerson 交响乐中心(1989)
Myerson 交响乐中心也是建筑师的经典作品之一,无论是建筑形式、室内空间还是建筑环境的设计面面俱到,毫无瑕疵。
建筑与雕塑 ©Carol M. Highsmith(公共网域)
©Andreas Praefcke(CC-BY-3.0)
Eduardo Chillida(1924,1,10日- 2002,8,19)的耐候钢雕塑“De Musica (音乐之声)”(1989)
建筑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建筑除了外部形式还有更为重要的室内空间。只有建筑、室内、环境景观面面俱到的设计才能创造经典。
相关文章:
0/250